同指婚事婚姻之前分集剧情
Sarah走向海边,Kristen坐在沙滩上熟悉的位置。而上一秒的镜头里,mini询问着Kristen关于去西雅图分店的考虑结果。这两幅谢幕前的画面,为故事留下了未知的休止符。到最后一刻,我们都没有得到任何解答,关于西雅图的分店,关于她们的爱情。一切都起源于那一枚戒指。当Sarah在海边掏出这个“感觉有点奇怪”的小玩意儿时,她的思绪绝对没有考虑到这么深远。就像一种堵在胸口的复杂情绪只露出了一星半点,Sarah没有想那么多,她也不愿想那么多。戒指证明父母间曾经有过真的感情存在,虽然这佐证已对一切无济于事,但当你知道有这样的事物真切存在,还是难免会去追溯物件背后,恋人们的悲欢离合。Sarah不想做这样的人,她的日子从来就是怎么轻松怎么活。所以当她像个孩子一样给Kristen看戒指时,那种情绪就像是“看,我找到了宝贝,好看吧”。她里里外外有没有多余的意思,也不想有多余的意思。然而Kristen却有半秒真的动了心,她是比Sarah更“规矩”的人。Sarah是自由职业者,而她则是知名制片人,她在爱情的自由里畅游,却没法让人生躲过几寸办公室的禁锢。她渴望婚姻,一方面,这是她们与世界的联系,一纸婚约除了庄重的誓词,还是一种无形的宣告。另一方面,她不是Sarah那样潇洒的人,她清楚她们的“不同”,但在内心深处,她不认为她们不同。她希望有个更“规则”的生活,不止于同居关系,更深刻的羁绊。这点心思上的差距,造就了两人在沙滩上的那几秒真空。那一刻双方都倾听到了彼此心底的火山崩塌的前兆,沉默的瞬间固然尴尬,但爱情的距离缺似乎更为严苛。之后sarah开始努力,她找到了同性夫妇跟以离婚的同性恋人们,她努力的去探索。访问的过程很顺利,她跟“好姐妹”把那些私隐的见解制作成了短片。寂静的晚上,Sarah把圈内的朋友请到了家里一起观看,Kristen当然位列其中。这次放映的过程很奇怪,Sarah一直希望透过镜头找到答案,但是她的行为似乎表示着,她只是希望借他人之口说服Kristen。“你只看到你想看的。”Kristen后来这样对她说。Sarah对于Kristen的观点没有什么反驳的底气,她知道自己恐婚。如果说父母的离异只是深埋的导火索的话,那么婚姻真实的难关就是她最直白的抗拒点,与过去跟未来毫无关联的抗拒点。婚姻生活是有很多挑战的,尤其是结婚的背面都躲不开离婚这个标签。Sarah“好姐妹”的离婚文件有一本书那么厚,而在这些文件下,你要跟曾经最熟悉的伴侣逐字逐句的去探讨,而这这一切动作只是为了结束一段曾经非常美好的恋情。除了这些,当一纸婚书把两人链接,每天的生活就会开始没有秘密。双方开始紧密的认识到对方的缺陷。那些脆弱、口无遮拦、大条神经都会开始显现。就像有人曾说的那样,结婚是彼此开始扣分的旅程,拍拖时积累分数在双方老去之前能否扣个干净,决定了这段婚姻关系会不会变质。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令Sarah感到不安,对于Kristen来说,婚姻是一种保证,一种浪漫。但对她来说,婚姻意味着束缚,意味着彼此的相处不在纯粹。对于Sarah这么酷的人来说,结婚是普罗大众才做的事,既然他们已经在爱情里选择了自由,何必在拘泥于这些细小的程序。而Kristen的想法刚好相反,她不认为她们更旁人有什么不同,跟喜欢的人结婚生活、建设家庭在看她看来是非常自然的事。于是Kristen率先爆发了。那时她刚刚失业,而Sarah又延续着她“大头虾”的性格。就像感觉自己是将要永远付出的那个,Kristen厌倦在跟一个孩子相处。她无力、恐惧,内心的防线也开始被生活击垮。她的脆弱一直持续到再遇见旧同事mini,两人之前在美食节目有过默契合作。在那样的人生时段,厨房解救了Kristen,她用锅铲逃脱了困难重重的现实,也用烹饪挽回了自己濒临崩坏的内心。在Sarah最后一次去采访的时候,他的父亲告诉她,自己当年因为沉迷音乐而让他们的爱情的渐行渐远。时至今日,自己不后悔走过这样的路,也不会为死去的爱情感到难过,只是偶尔会挂念起幼小的她。我不知道这番话对Sarah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只是当Kristen把西雅图的宏图大计摊在她的面前时,她彻底的退缩了。就像感觉到Kristen已经像父亲沉迷音乐一样,沉迷在了烹饪里,Sarah感觉自己不在重要。故事最后的开放性结尾来的有点意犹未尽,我对于她们的抉择有着浓厚兴趣。如果婚姻对Sarah而言就是重复对彼此愈发厌恶的旅途,那我非常期待她的选择。这是一部节奏平缓、可圈可点的同性电影。很多矛盾点可能圈内人置身其中更能体会。影片前半段聚焦在同性恋人们的婚姻观里,用访谈根对话灌满整个剧情,除了角色上没法带入,很多心理状态也只能带着尊重去理解。后半段开始,影片回到对于婚姻这个社会议题的探讨,用Sarah父母的访问,把真实相处的“尽在不言中”表达的非常清晰。原来世上的分离,并不都是因为不够爱。整体算是细腻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