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影何处是我家

何处是我家

评分:
8.0推荐

分类:电影希腊Greece2016

简介:故事末尾于1938年,行将迸发的战争阴影掩盖着每一个犹太人。为了避难,沃尔特(米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何处是我家那我就给猴子一只香蕉吧分集剧情

中国电影最接近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时候是1993年,当时才拿下戛纳影展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和才拿下柏林影展金熊奖的台湾电影《喜宴》双双入围,所有华人世界一片激动,认为华人电影终于要第一次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结果揭晓后却是西班牙的轻喜剧《四千金的情人》得奖,一片激动顿时变成一片哗然,陈凯歌导演当时还忍不住骂了该死的“美帝”。中国电影最近一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是在2002年,代表参赛的作品是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这部大成本、大制作的武侠片并没能接续台湾导演李安借由《卧虎藏龙》在2000年创下的辉煌,最终败给德国女导演卡洛琳-林克的《何处是我家》。对于中国电影前次在奥斯卡奖上铩羽而归的结果,让人颇不以为然,不过后一次的败北,争议就小多了,《何处是我家》确实有它过人的地方。《何处是我家》的导演卡洛琳-林克是影史上第二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女导演,这部大时代/小人物类型的作品改编自犹太裔女作家斯蒂芬妮-茨威格于1999年出版的同名自传体小说,故事讲述一个犹太家庭在纳粹期间移民到非洲肯亚的经历,时间跨度涵盖整个二战期间,由1938年延续到1946年。从故事框架可以看出来,犹太人与德国纳粹之间的恩怨是影片的主要内涵,不过《何处是我家》看问题的视角很特别,它从一个犹太家庭在肯亚的日常生活切入,透过三个家庭成员们在新世界和大时代的适应过程,投射出偏见无所不在的现实困境,以及唯有爱与宽容才能让生活继续的事实。虽然《何处是我家》所站的思想高度很高,但叙事起点却很平实与中庸,虽然当中试图呈现的立场冲突很激烈,但表现方式却很温和与宽容,是一部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故事主角是一个犹太家庭的三个成员,父亲、母亲与一个六岁的女孩。他们虽然是犹太人,但自幼便生长在德国,无论生活习惯和自我认同都更偏向德国人。当二战的脚步越来越近时,身为律师的父亲不顾众人的反对率先移居到非洲肯亚,其后又将妻女接出来。其他家人此刻还因为乐观而继续留在德国,谁都料不到彼此将就此天人永隔。影片中的母亲本来以为自己只是到肯亚度假,哪知道从1938年踏上非洲的土地开始,一家三口便不得不在此落脚、从头开始建立生活。影片中的父亲倒是一开始就体认到必须努力适应新环境,但律师出身的他,并不像《远离非洲》里的男主角那样,拿起猎枪便能打死狮子,事实上,这父亲连拿起铲子都不知道如何挖土,身上也没有可以买下整片农地的资金,甚至买肉给妻女吃的钱都没有。他只好为一个白人农场主打工,垂头丧气地从零开始学起。至于片中的母亲,也不像《远离非洲》里的女主角那样,挽起袖子就能呼风唤雨,她是个典型的娇生惯养白人女性,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第一次看到皮肤黢黑的当地人时,差点没惊声尖叫,在吃了一顿又一顿的玉米杂粮后,便开口嚷嚷着要回德国。但是当时的局势已经非常严峻,回国根本不可能,她只能颓然地面对现实。即使如此,她还是拒绝学习当地语言、拒绝融入当地生活。为此,丈夫曾经愤怒地责骂她,“你和德国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一样”,于是两夫妻的感情便日渐疏远。这一家三口中,完全适应当地生活的是小女儿,在抵达肯亚、步下火车的那一刻,她便毫不犹豫地抱住那个陪同父亲一起来迎接的黑人厨子欧瓦。当父亲操劳地下地工作、母亲在家唉声叹气时,她则跟着当地的黑人小孩到处玩耍,还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当地的语言。一个白人小女孩混在一群黑人小孩当中,不仅彼此都感受不到丝毫隔阂,当地其他的黑人成人们也都很快就接纳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一家三口在肯亚头几年的生活就在窝窝囊囊中展开。在此之间,家乡那头传来的消息却让人害怕。亲人寄来的家书数量越来越少、篇幅越来越短,当中的语气也是越来越绝望。他们先是遭到行动限制、接着被驱赶集中、然后就是被送往波兰。荒谬的是,当亲人们因为犹太血统而在欧洲那头遭到德国人迫害时,肯亚这头的这一家三口却在英国与德国开战时,因为拥有德国国籍而遭到英国殖民者逮捕。在遭到逮捕后,一家三口被硬生生拆散,父亲被关进男性俘虏营,但因为英国在当地没有独立的女性俘虏营,母亲和女儿就被送到当地一家酒店与其他女性俘虏集中在一起。在路上时,母女两人始终恐惧不已,但抵达酒店后却发现,那里竟然准备了各式丰富的美食。英国军官为此责骂酒店经理,指明这些人俘虏的身份,没想到黑皮肤的酒店经理却严正地表示,来我们酒店的就是我们的贵宾。这句话着实讽刺了英国殖民者无情对待当地外国移民的方式。亲人遭到纳粹迫害、自己遭到英国人逮捕的悲惨经历,让影片中的这对夫妻发生彻底的改变。首先是母亲终于面对现实,她放下女性的柔弱身段,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换取丈夫的自由。当她带着女儿回到家中时也不再唉声叹气,而是卷起衣袖下地耕作,也开始学习当地的语言。当丈夫重获自由后,他毅然地加入到英国军队中对抗德国,他不再自私地逃避,而是挺起胸膛为自己的族人奋斗。如果说历史给犹太人带来许多教训,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自己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终于,德国投降了、战争结束了。当父亲从军队中退下回家时,母亲已经独立撑起一片庄园。只是亲人们惨死于集中营的消息在此时也陆续传来,为这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悲伤。让家人不能理解的是,丈夫竟突然决定要回德国从事司法工作,他说国家重建需要他。妻子当然是愤怒至极和坚决反对,她没法压下内心对德国人的仇恨与恐惧。女儿也不想离开肯亚,倒不是因为对仇恨和恐惧,而是因为她太爱这里,太爱那些和自己一起长大朋友,太爱那个一直照顾和陪伴自己的黑人厨子欧瓦,以及始终不离不弃的老白狗。原本父亲是要单独离开的,但是当他才出发没多久,就发现一大群蝗虫来袭,他立刻掉头,赶忙冲进农地里帮着驱赶蝗虫。除了妻子外,周围的当地人也都赶来拼命帮忙,最后才保住了部分的庄稼。世上确实有坏人,而且是很坏的坏人,但大多数人终究还是好的,不管种族上有多大的差异,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在危难来临时伸出援手。这样的体悟让妻子重拾对人性的信任。此外,当她站在农地里绝望地赶着蝗虫群时,一抬头却看到本该已经离去的丈夫在另一头拼命挥打,这种共患难的感动也让她不愿割舍夫妻间的联系。于是一家人一起踏上回国之路。■《何处是我家》有一个非常可爱又非常美好的结局。当一家人乘坐在火车上时,一个当地的非洲女人在窗外对着母亲兜售香蕉,母亲说:我没钱,我穷得像一只猴子。结果这个非洲女人递了一只香蕉给母亲,她说:那我就给猴子一只香蕉吧。之后两人就都笑开了。相比于《远离非洲》,《何处是我家》里头的人性更为真挚动人,没有高高在上的白人、没有愚笨迂腐的非洲人、也没有西方殖民文化的傲慢与自我中心,反倒是真实地呈现出西方白人在异乡时的手足无措与非洲人淳朴开朗的天性。在《何处是我家》里头,导演也没有按照西方人刻板的印象,着意呈现出一个充满野生动物、辽阔壮美、适合狩猎的非洲草原,而是平实地展现一片原始简单的生活空间。在这里头,无论种族、性别、学历,人与人都平等,彼此交流互动的是最平凡的情感与信任,而不是虚妄抽象的文化或价值观。在影片里头,“衣服”带有浓厚的象征意味。在影片中一开始,那位父亲罹患疟疾,在黑人厨子欧瓦的照料下才得以痊愈,为此他将自己带来的律师袍送给欧瓦并说:这件袍子是有智慧的人穿的,在非洲有智慧的人是你,不是我。当妻子还在德国时,丈夫寄了些钱过去,让她买一台冰箱带来,结果妻子把钱全拿去买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晚礼服,后来这件华而不实的晚礼服从来没被穿过,却成为夫妻两人之间的隔阂。当女儿步入少女时期、从寄宿学校放假回来时,她穿着一件洁白的校服去找非洲朋友们玩,为了避免把衣服搞脏,她听从非洲朋友的建议,将衣服脱了、裸着上身去爬树,毕竟在肯亚,非洲女性普遍都是打赤膊。这当中传递的是一种破除隔阂、回归本性的意义,其实,人种、国籍、性别、学历、阶级都只是穿在身上的衣裳,并非与生俱来、也非至关重要。一个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衣着美丽、装扮高雅,而是因为身体里有颗跳动的心、全身流淌着温热的血。如果没了这心、这血,任何华服都无法让石头变成人。然而,一个有心有血的人,纵使穿上世间最美丽的衣裳,终究只是一个人,不会因此变得高贵不同。除了这种众生平等、你我皆同的观点外,影片还客观地点出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各种偏见,包括种族上的和性别上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存在于邪恶的德国纳粹身上、也存在于正义的英美联军身上、甚至存在于受害的犹太人身上。因为这种偏见,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英国殖民者逮捕犹太裔德国人,而犹太裔妻子则歧视当地的非洲人。而当犹太裔丈夫在战后决定回德国时,他对妻子说了一句话,为偏见和仇恨带来和解的希望:回德国是因为我相信人类还有希望,这也许是理想主义,但没有这个,人类就完了。《何处是我家》虽然是由德国导演执导、由德国制片制作,但却是改编自犹太裔作家的自传体小说,而原著作者斯蒂芬妮-茨威格亲自与导演林克一同操刀将小说改编成剧本,这个事实又为电影增加不少底气,让观众能够更持平地和开放地对待影片所提出的态度和立场。对于犹太人大屠杀事件,我自己觉得,谁都没有权力要求犹太人放下仇恨,犹太人幸存者那“永不原谅”的誓言虽然听来残酷,但设身处地想来却在情在理,平心而论,换了我也无法原谅。但也正因为如此,每次看到一个犹太人用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这件历史惨剧时,总会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感动。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木瓜电影网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1 木瓜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