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大案陈世美与马谡分集剧情
枪炮与号角,拉开电影帷幕,然后仿佛是开门见山吧,老毛爷爷的一段演讲,算是将片子的主题说了个明了。“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升旗与庆典,日出的黎明,背后直接几张大反派罪行败露,被绳之于法的剧照,才算是把前奏给吹擂完了。但是我就纳闷,那还看下去干嘛?毛爷爷的话,自然是先见的伟大预言,错不了,于是主题一定是这个,主要人物知道了,然后是建国初、黎明前的黑暗,三反五反(注:“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也提到了,读后感所需的所有内容都有了,何必浪费时间理会接下来的剧情。然而一看时间,1992,得了,明白了,政治片。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不正是改革开发最关键的时期么?这里头的关键不在于邓老人家画几个圈圈。而是之前为了说要人民看到改革的成效,于是全面地大幅提高工资,而将印钞机开足马力大量印纸币,工资是涨了,然而物价也随之飞涨,老百姓积攒了几十年的身价财产,一下子仿佛一碗酒被兑了一缸水,然后自己还只是有一碗。老百姓自然逆来顺受,结果学生们不干了,但结果很悲惨。而这里激发的,废话就是社会矛盾,实话就是官员腐化贪污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然而,当家的老了病了,来不及干这事,接班的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是杀鸡儆猴是作用不大,也许是杀的只是苍蝇,没有威慑力,也许是已经整棵已被藤蔓缠住了,无处下手,所以也只能学起之前被扫进垃圾堆、火灰坑的老祖宗的传统,干起了借古讽今的行当,于是乎,在我看来,这部《新中国第一大案》也就这样上映,并且找一个新的电视频道播放出来,并且组织了学生干部。群众都去看,以接受教育。知道我们那时候,余风还未了,主旋律电影之中,还有它的一席之地。既然思想主题和结果在电影名字出来前就知道了,兼之是要教育人的,要达到妇孺能解,故事就一点悬念、一点意思也没有了。知道你是反派了,就一直恨着你,然后跟你好的没一个好东西,跟你过不去的都是好样的,所以味道就仿佛一缸水泡一个芒果那般了。然后故事情节自然俗套,甚至完完全全官方手笔,一点老百姓的幽默细胞没有。一场天灾,一个机场建造(我纳闷要是不曾挪用这个款子,结局就不同了)两个战火里出来的英雄,被精明秘书接着过桥,跟狡猾的资本家唱起戏来,然后英雄找到了享乐的理由脱离了群众,为了一己私利干了坑害国家人民的事,一个原则与正义的化身最终在情与法之间抉择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于是阴谋败露,大反派倒台。然而结尾不知是摄制人员太入戏了把预算挪了还是剪辑或者剧本的问题,草草了事,老毛爷爷一火了,几个调查员来看了一下,案件就破了。颇有“只除首恶,余者不问”的嫌疑是,其他人怎么样没交代。但事实上,若是了解“三反五反”、“三大改造”,你便晓得,那个能干的秘书,扛着糖弹大炮的资本家,下场如何了。开头一段“陈世美”似乎着实与主题无关,为了扯出进城后干部的怪事也着实勉强。然后我就用小人之心去揣度,得出个结论。这其实是个映射,须知两人结合是由于战争年代的女方施下的恩,然后干部把爱情和自己相报了。然后和平了,思量起来,觉得自己刀山里火海去为的是他们,他们出手相救是应该的,潜意思里这样,表现出来就有个疙瘩了——新时代了,我是不是要追求一下自己个人的幸福呢?从前也翻过些研究中国人的书,我倒觉得,凡是真正穷困人家的孩子,大多都是“陈世美”,陈世美最大的问题不是忘恩负义,而是自卑。凡受过人恩惠的,是不太愿意别人老提起的,别人不说,他不会忘,多少回有报答。然而若是恩主或其他人老是提,他心里却是很不舒服的。我受你的恩是时运不济的缘故,说白了是命不好,你以为我自个要求乞于你?越是穷的孩子越有志气,而这种志气要么令他感恩社会,要么使他报复社会。而一旦他寻得了机会,自个拼死累活的,翻了身,飞上了枝头,他便想要断绝自己的过去。从新开始新的生命。我想,从21个人开始的,历经沉浮,甚至于沦为匪寇,无家可归,几乎灭亡的共产党,在它终于成了全天下的执政党时,这种心理是有的。刘青山也有这些心理。“养病”期间更是如此,他觉得享受一下没什么不妥的——“死去活来干了几十年,老本都亏光了,那不行”。加之建国前就在党内盛行的“领导至上”的风气,这就使得他个人迅速腐化成了很自然的事。而上行下效,下边的人也跟着烂起来,钱从哪里来?须知蛋糕就这么大,一时半会儿你做不来更大的。而资本家那一块你是动不了的,因为做蛋糕的技术和工具,在他们手里边。他们的屋子你是能住,然而,这毕竟只是一间屋子。掌握政权的是共产党,但是控制社会的,却还是资本家。于是资本家们也很淡定——“共产党不喜欢资产阶级,可又离不开咱们”。共产党搞军事100分、搞政治50分,搞经济0分。这话是没错的,山里头搞根据地、土改,归根到底还是没有涉及到工业的,而工业是国家的命脉。而刚开始,你只能靠他们。于是田大爷的出场,就变得非常有意思了。他就是刘张他们的“秦香莲”——就不许政府有难处?老百姓不说话,也没人代表老百姓说话,即使有了个老林,也是死脑筋、个性太过犟的缘故,加之除了开头外,他再没跟田大爷他们吃过饭,即便有,他们那碗,也是“特供”的,于是得寸进尺的事,就接踵而至了。老百姓吃点苦,让位于国家建设。日省一两米支援抗美援朝,这些口号,至今还在喊着;偷工减料、缺斤少两、掺假,如今越是猖獗更甚;打招呼、拉下水、领导的意思、灵活性、家属沾好处,如今都成了习惯。我是个近视眼,不能犀利的看出点什么。于是乎,就着两个小点,把这篇作业敷衍完了吧。小胡的入党申请书。在这部片子里,小胡这个小姑娘,是唯一算得上知识分子的角色。第一次出现,她是交个报告,然后挨了批评。因为里面有领导不乐意看到的工作中的缺点——“老子在前线天天干,你跟在屁股后边,数小辫”、“只有一个思想,就是刘书记的思想”。后来,她出现在镜头里,就永远是一个阴郁的表情。第二次有台词,是她给老林递入党申请书和对干部意见书时。她送老林送了十几里地,内心的挣扎是可预料的,然而她最终递了。并且说了一句相当有意思的话——退一封回来。意思很耐人寻味,在我觉得是,她虽然看到许多问题,却是还信仰共产党,但这不意味着她加入共产党后就会改变自己,要是接受不了,可以打回她的申请。老林回了话,我想,那话是说给荧幕前的知识分子听的。第二个是“红颜祸水”。刘张二人,栽在了文小姐手里头。是这样子的,果真是这样子吗?应该是资本家手里,果真么?假若共产党执政后能处理好建设者选定与开国功臣的安置问题,不是简简单单地以权力作为奖赏的话,也会这样?假若领导的地位、威信与权力不是如此之大,他们的决策有着一个审批、执行甚至打回的独立于领导人的机制,也会这样子么?假若党内民主没有走到一有不同意见不能商量,不能摆上桌面上,不能抱怨,不能闹意见,什么都明说的地步,也会这样么?“三反五反”,是想要杀鸡儆猴。两人的遗言也是颇深刻的刘青山的遗言:“拿我做个典型吧,处理算了,在历史上说也有用。”张子善的遗言:“伤痛!万分伤痛!现在已经来不及说别的了,只有接受这血的教训!”然而根本问题不曾解决,以为蛋糕还是不够分,于是,“三大改造”开始了。在建国初期那个还很民主、代表们、干部们、知识分子、民主派们还很敢说话之所以得以顺利通过的原因我不知道,然而我猜我知道执行如此迅速的原因。把资本家那一份拿过来给干部,再分一点给工农,自己人高兴了、绵羊也高兴了。然后趁机把之前害自己堕落腐化几乎被整死的资本家们狠狠打下来。反正做蛋糕自己已学了几年,“欺师灭祖”的懂技术抢工具徒弟也是下了山的了。以后怎么说师傅压迫自己、侮辱自己,是个奸商,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反正师傅的话是没人会听的,也有不得他说,于是也不怕了。秦香莲要是曾侍于帝王之侧,想必剧本就是另一番评说了不是?“托共产党的福,大过年的,还能吃上饺子”。这不由得我想起最近四川某电视台女记者到处问雅安灾民能吃到政府与国家和党发放的热粥高不高兴。又无端想起黄毓民等大骂港政府关乎雅安赈灾捐款、拨款问题,许多人反对强捐、对红会消极捐款,红会所受捐款去向、直接扔掉救灾物资只要钱的、阻拦救援者、无媒体无领导不发放救援物资等问题,以及香港、世界金市被“中国大妈”扫荡的新闻来,联系起来一看,胡思乱想起来,超出作业讨论范围,不提。最后总结一句是,挥泪斩马谡,其实救不了蜀国。这部影片具有一定的历史政治意义,对今天也是一部颇具现实意义的片子。而在纯粹电影评价上,是一部烂片。